□本報記者 朱燁洋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因為諸葛亮的《出師表》而知道南陽這個地方的人很多。唐代詩人白居易感嘆:“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自古以來南陽人才輩出,南陽日報社黨委書記、總編輯關玉國,頗為報社能夠在這樣一方文脈深厚的土地孕育成長而自豪。
  如今,憑藉著改革創新迸發出的強勁活力,南陽日報社榮獲中國報業經營管理獎,躋身中國品牌媒體百強、中國地市黨報品牌創新力十強、全國報業網站經營十強,《南陽日報》《南陽晚報》雙雙被評為全國百家讀書媒體……
  地方黨報何以能夠辦出大報風範,屢屢斬獲全國大獎?《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近日來到南陽,探秘《南陽日報》的辦報經驗。
  改革 走多元經營路
  南陽日報社現有“三報一網三刊一社兩平臺”。其中《南陽日報》日發行量達10萬餘份,居河南省地市黨報之首,《南陽晚報》日發行量達8萬份。由南陽日報社主管的南陽網擁有30多個專業頻道,200多個鄉鎮子網,註冊網民10萬餘人。此外,還有《躬耕》雜誌上旬刊、中旬刊等文學刊物和內部理論刊物《新聞經緯》等。一社就是中州古籍出版社南陽出版分社。書記、市長留言板和市長熱線則成為南陽日報社的兩大平臺。
  “從河南前列向中部前列轉變、從規模數量向質量效益轉變、從潮流的追趕者向潮流的引領者轉變。”這是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新會給南陽日報社提出的新目標。關玉國的思路也正是如此。
  主攻廣告、擴大發行、擴張印刷、多元經營,這是南陽日報社打通經營的四個渠道。通過這四個渠道,南陽日報社廣告到賬收入每年實現了20%以上的遞增,日報發行數量超10萬份,晚報發行總量達到8萬份,年印刷產值近2000萬元,各經營實體的經營總收入由過去的40多萬元增至目前的近500萬元。同時,公司運作、承包經營、內部競爭、公開招標這四種新模式助力南陽日報社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這些成功讓關玉國嘗到了改革創新的甜頭。與此相配套的,南陽日報社在管理上抓創新、抓重點、抓核算、抓獎懲,也為報社經營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據關玉國介紹,南陽日報社緊跟文化體制改革的步伐,正籌備改革成立傳媒集團,目前報社正著手新建和改建八個公司,基本涵蓋了網絡傳媒、印務、發行、廣告、演藝、戶外傳媒、房地產、物業管理等多個領域。
  開放 謀拓寬發展路
  “長期以來,地市黨報將傳播範圍定位於行政區域之內,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在自己的領地上一統天下。這種自給自足、缺乏競爭的狀況,讓地市黨報逐漸養成了保守、封閉、僵化的思維方式和運作模式,甚至產生了坐井觀天、夜郎自大的傾向。”關玉國很清楚報社面臨的危機。為此,南陽日報社一直堅持開放辦報,在這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經驗。
  在採編方面,南陽日報社堅持走出去採訪,走出去合作,走出去宣傳,引進了經驗,引進了項目。圍繞全市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策劃選題,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去年年初,南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四大工程”戰略任務,即第七屆全國農運會籌辦、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及移民遷安、重點項目建設、產業集聚區建設。經過精心策劃,南陽日報社決定以“跳出南陽看南陽”的思路,走出去開展大型戰役性報道,讓1100萬南陽人民對“四大工程”有更深的認識與理解。圍繞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及移民遷安工作,南陽日報社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南水北調中線行”採風活動和“新移民·新家園·新生活”特別關註活動,將開放辦報的理念和走出去戰略演繹得淋漓盡致。
  “開放辦報,要求我們積極對外涉獵,將外地那些對本地有啟迪作用的材料,採用拿來主義的辦法,巧用他山之石,鋪墊腳下坦途。”關玉國的這些辦報思路最終都體現在了版面上。翻開《南陽日報》,頭版沒有領導活動扎堆的現象,反而是國際、國內重大新聞和河南省重要新聞經常刊登在頭條位置,這在地市黨報中並不多見。此外,還開闢了《國際國內新聞》《特別關註》《閱讀天下》等新聞專版,全方位、多層次報道來自南陽市之外的信息。
  “在活動中辦報,在辦報中活動”是南陽日報社開放辦報的另一個思路。南陽日報社不斷策劃舉辦各種互動活動,並以各種報道形式緊密配合,讓讀者在互動參與中拉近了與報紙的感情。“我們有段時間活動少,甚至有讀者寫信到市委問為什麼南陽日報社不搞活動了。”社會新聞編輯部主任李清玉說。
  南陽日報社還走出了“社會辦報”的新路子。就在不久前,南陽日報社組織438名通訊員進行了專題培訓。自1987年開始,該社就在全市範圍內對愛好新聞寫作的通訊員進行培訓,截至目前共培訓1.4萬餘人次。今年,南陽日報社公佈了《南陽日報社關於鼓勵和規範通訊員投稿的公告》《〈南陽日報〉稿酬標準》等信息,這些舉措獲得通訊員的叫好。“從這些消息里,我們讀到了‘開放辦報、社會辦報’溫馨的信息,給辛勤‘爬格子’的寫作者提供了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舞臺。”西峽縣的通訊員周小聚由衷地感嘆。
  創新 解輿論監督難
  “輿論監督幾乎是所有報紙的難題,地市報做輿論監督更是難上加難。敢不敢監督?怎樣做好監督?”新聞熱線部主任時衛紅一度為此犯難。然而,經過多年探索,《南陽日報》在輿論監督方面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路徑。
  關玉國認為,就輿論監督而言,最重要的一個方面是要善於圍繞一個時期內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搞好策劃,進行監督,進而推動工作開展。近年來,《南陽日報》配合南陽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著眼於群眾的切身利益、社會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策劃,引導輿論,卓有成效地推動全市各項工作有序開展。今年以來,南陽市委書記穆為民多次作出批示,對《南陽日報》相關報道給予肯定。
  南陽日報社還在全國首創了市長熱線與新聞熱線並網運行模式。在市政府辦公室的協調支持下,《南陽日報》將與民生聯繫密切的56個市直部門及各縣(市、區)政府監督室組建成市長熱線聯動督辦網,《南陽日報·輿論監督》版與市長熱線聯動督辦網成員單位在接訪、選題、採訪、追蹤、督辦等環節全程聯動,打造出一個新的監督體系。“在這個監督體系中,新聞媒體不再像過去那樣單打獨鬥,而是與政府職能部門協同作戰,從而有效增強了輿論監督的效力。”時衛紅說。為了保證輿論監督見實效,對每一篇監督報道都要進行跟蹤問效,這也成為《南陽日報》開展輿論監督報道的特色做法。
  “慎選題,善借力,重問效,讓輿論監督落地生根,扎扎實實地解決問題,讓黨委、政府放心,讓部門重視、配合,讓群眾滿意稱贊,讓批評落地,最終實現輿論監督效果最大化。”如今,時衛紅已經積累了滿腦子的經驗。在輿論監督的道路上,南陽日報社不斷創新民意訴求表達的新形式,從而讓新聞監督與政府監督形成合力,增強了輿論監督的威力,也讓報社走到了百姓的心裡。
  ■記者手記

  眼光放遠 改革創新
  □朱燁洋
  改革、開放、創新,這是關玉國口中出現最多的幾個詞彙,在南陽日報社近年來的榮譽冊上我們也看到了這些口號帶來的實效。擁有1200萬人口的南陽市給報業施展拳腳提供了廣闊的平臺,而南陽人民讀書看報、崇文重教的氛圍,更是給了南陽日報社以動力。
  “媒體絲毫不能停下創新發展的腳步,要在提高媒體的影響力上下功夫,在產業發展多種經營上下功夫,要站在讀者的角度上辦報。”南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新會的期待與南陽日報社的行動不謀而合。
  縱觀南陽日報社成功經驗,眼光放遠、改革創新,是最根本的驅動力。南陽目前經濟發展相對落後,媒體的發展也有滯後性,坐井觀天滿足於現狀必然跟不上形勢。“快速發展的新興媒體顛覆了人們獲取新聞資訊的手段,改變了人們的閱讀習慣和對報紙的依賴,這無疑使地市報的傳統優勢大打折扣。”關玉國和南陽日報社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正因為如此,南陽日報社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抓手,在探索辦報規律、提高報紙質量、服務中心工作、打造媒體品牌、強化報業經營等方面狠下功夫,報業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為地市級黨報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
 
(編輯:SN0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smauzh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